时间: 2025-05-04 01:0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3:41
报本反始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回报根本,反思起始”。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取得成就或获得利益后,要回溯到事物的根本,反思其起源和发展过程,以确保未来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在文学作品中,报本反始 常用于强调对历史、传统或根源的尊重和回顾。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教育、哲学或历史讨论中,它是一个有力的概念。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教育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指导策略规划和持续改进。
同义词:溯源、反思、回顾、寻根 反义词:忘本、舍本逐末、断章取义
报本反始 这个成语源自《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强调了事物的根本和起始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强调在任何成就之后都要回归根本,进行反思。
在文化中,报本反始** 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强调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在社会发展中,这个成语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根源,无论在个人成长还是国家发展中,都要保持对根本的尊重和反思。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稳重和深思熟虑的感觉。它提醒我们在追求进步和创新的同时,不要忘记我们的起点和根本,这种平衡感给人以安心和信心。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经常使用报本反始 这个原则来指导我的项目管理。每当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时,我都会组织团队回顾项目的起始目标和核心价值,确保我们的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岁月如梭,报本反始, 回望来路,心怀感激。 根深叶茂,不忘初心, 前行的路,更加坚定。”
报本反始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一棵大树,根深叶茂,象征着稳固和持续的成长。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稳的钟声,提醒人们时刻保持警醒和反思。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
唯社丘乘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
1.
【报】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fǔ。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胡建传》-辟报故不穷审。 、 《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报囚。 、 《韩非子·五蠹》-报而罪之。
2.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
3.
【反】
(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hǎn。本义:手心翻转)。
同本义 同: 翻
【引证】
《说文》-反,覆也。 、 《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 、 《汉书·张安世传》-何以知其不反水浆邪?
4.
【始】
(形声。从女,台声。本义:开头,开始)。
同本义。与“终”相对。
【引证】
《说文》。朱曰:“裁衣之始为初,草木之始为才,人身之始为首为元,筑墙之始为基,开户之始为戽,子孙之始为祖,形生之始为胎。”-始,女之初也。 、 《老子》。注:“始者,道本也。”-无名天地之始。 、 《易·恒》。虞注:“乾为始。”-始求深也。 、 《礼记·经解》-君子慎始。 、 《礼记·昏义》。注:“犹根也。”-礼始于冠。 、 《荀子·王制》-天地者,生之始也。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 方苞《狱中杂记》-始缢即气绝。 、 蔡元培《图画》-始于文艺中兴时代之意大利。
【组词】
始卒、 始室、 始基、 自始至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