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5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53:53
“师保”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担任教师或保护者角色的人。字面意思上,“师”指的是教师或导师,而“保”则有保护、保障的含义。结合起来,“师保”可以理解为既是教育者又是保护者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师保”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不仅传授知识,还关心学生福祉的教师。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教育学或心理学,可能会更频繁地使用,以强调教育者的双重角色。
同义词中,“导师”强调指导和引领,“教师”侧重于知识的传授,“监护人”则更偏向于保护和监管。反义词则指那些接受教育和保护的人。
“师保”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师”和“保”两个字组成,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且意义相对固定。在古代,师保的概念更多地与家族和宗族的教育和保护功能相关。
在**传统文化中,师保的角色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家族和宗族体系中。师保不仅传授知识,还承担着道德教育的责任,是家族和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提到“师保”,我联想到的是那些既严格又慈爱的教师,他们不仅在学术上指导我们,还在情感上给予我们支持和保护。这种角色让人感到温暖和安全。
在我的学生时代,有一位数学老师扮演了师保的角色。他不仅在数学上给予我很多帮助,还在我遇到个人问题时给予我建议和支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师保”:
师保如灯塔,照亮我前行之路, 知识与关怀,双翼助我飞翔。
视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一位教师在教室里耐心讲解的场景,或者是夜晚灯火通明的书房。听觉上,可能是教师温和的指导声或是书页翻动的声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mentor”,这个词强调的是指导和引领,与“师保”中的教育和保护双重角色相似。
“师保”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承载了教育和保护的双重意义,反映了教育者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我对教育者和保护者的尊重和感激。
1.
【师】
(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师,二千五百人为师。 、 《书·伪泰誓》-王乃犬巡六师。 、 《诗·小雅·采芑》-陈师鞠旅。 、 《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
2.
【保】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同本义。
【引证】
唐兰《殷墟文字记》-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之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许君误以为形声,遂取养之义当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