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5:4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41:50
“乘舆播越”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源自古代汉语,字面意思是指乘坐车辆或轿子长途跋涉,穿越险阻。其中,“乘舆”指的是乘坐车辆或轿子,“播越”则意味着穿越、跨越。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君王或贵族因战乱或政治动荡而被迫离开都城,长途跋涉的情景。在口语或现代文学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因为它过于文言和生僻。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古文献研究中,可能会偶尔提及。
“乘舆播越”源自古代汉语,反映了古代社会中贵族或君王在特殊情况下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
在古代**,君王或贵族的迁徙往往与政治动荡或战乱有关,这个词汇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沉重和动荡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古代社会的动荡不安和贵族的无奈迁徙。
由于这个词汇过于文言和生僻,在现代生活中几乎不会遇到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乘舆播越”用于描述古代历史小说或戏剧中的场景,增加作品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结合古代车马的图像和古代行军的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乘舆播越”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情景可以用其他词汇或表达方式来描述。
“乘舆播越”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色彩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历史和文化。
慕容垂为封豕于关东,泓冲继凶于京邑,致乘舆播越,宗社沦倾。
1.
【乘】
用以指车兵。
【引证】
《左传》-而卒乘辑睦,事不奸矣。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后用以称一般的史书。
【引证】
《孟子》-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组词】
乘籍
2.
【舆】
(形声。从车,舁(yú)声。本义:车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车中受物之处。-舆,车舆也。 、 《考工记》-舆人为车。 、 《潜夫论》-木材…曲者宜为轮,直者宜为舆。
3.
【播】
(形声。从手,番声。本义:撒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播,种也。 、 《诗·豳风 ·七月》-其始播百谷。 、 《书·舜典》-播时百谷, 、 《国语·郑语》-周弃能播殖百谷蔬。
【组词】
条播;夏播;播田、 播植、 播谷
4.
【越】
(形声。从走,戉(yuè)声。本义:经过,越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越,度也。 、 《广雅》-越,渡也。 、 《吕氏春秋·长攻》-越十七扼。 、 曹操《短歌行》-越陌度阡。 、 《楚辞·天问》-崖可越焉?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越天都之胁。 、 、 清·姚鼐《登泰山记》-越长城之限。 、
【组词】
越位;越度、 越绝、 越陌度阡、 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