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7:57
抱子弄孙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抱着儿子,逗弄孙子。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老年人享受家庭天伦之乐,过着幸福安逸的晚年生活。
在文学作品中,抱子弄孙 常用来描绘老年人的生活状态,表达对家庭和谐、晚年幸福的向往。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退休后的生活状态,或者用来羡慕某人的晚年生活。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时可能会提及。
同义词:含饴弄孙、颐养天年
反义词:劳碌奔波、老无所依
抱子弄孙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对家庭生活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仍然是用来形容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非常重要,老年人享受家庭天伦之乐被视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抱子弄孙** 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家庭和谐与老年人的幸福。
抱子弄孙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温馨、和谐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家庭团聚、老人慈祥的笑容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见过邻居家的老爷爷每天都在院子里抱子弄孙,那种温馨的场景让我深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老年人的幸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夕阳下,老树旁,
抱子弄孙笑声扬。
岁月静好,天伦乐,
幸福时光永不忘。
抱子弄孙 这个成语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场景,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慈祥的老人坐在摇椅上,怀里抱着孙子,旁边是欢笑的家人。这样的场景可以通过温馨的家庭照片或视频来呈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enjoying the company of grandchildren" 或 "spending time with family in retirement",但这些表达没有 抱子弄孙 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诗意。
抱子弄孙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种生活状态,更体现了对家庭和谐与老年人幸福的向往。在学*这个成语的过程中,我更加理解了家庭在*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老年人幸福生活的价值。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描述家庭生活时有了更多的表达方式。
上司来时,干我甚事?我自回去,~嬉他娘。
十六国时期,后赵国君石勒病故,侄儿石虎篡位自立,迁都邺城,他命令尚书张群调拨16万人建筑华林苑和护邺高墙。竣工之日,他进入华林苑,登上最高的凌霄观,希望今后能每天抱子弄孙,快乐度日。不久后赵内乱,他全家被杀
1.
【抱】
(形声。从手,包声。本义:用手臂围住)。
同本义。
【引证】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遂相与一抱而别。 、 宋·苏洵《六国论》-犹抱薪救火。
【组词】
抱石、 抱嫁、 抱冰
2.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3. 【弄】
4.
【孙】
(会意。从子,从系,续也。金文,象用绳索捆绑小孩子,意为少年俘虏。本义:儿子的儿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孫,子之子曰孙。 、 《礼记·杂记》注-孙谓祖后者。 、 《尔雅》-子子孙孙引无极也。 、 《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唐·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
【组词】
祖孙;重孙、 孙少爷、 孙囡、 孙儿;孙孙、 孙妇、 孙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