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2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23:44
“季友伯兄”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或短语,它看起来像是由几个词汇组合而成的。其中,“季友”可能指的是年龄较小的朋友,而“伯兄”则指的是年龄较大的兄长。结合起来,这个词汇可能指的是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或兄弟关系。
由于“季友伯兄”不是一个标准的中文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没有固定的使用方式。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会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词汇来描述一种特殊的友情或兄弟关系,强调年龄差异带来的特殊情感纽带。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因为它缺乏广泛的认知和接受度。
由于“季友伯兄”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现代人创造的词汇,用于特定的文学或口语表达。
在文化中,强调年龄和辈分的尊重是一种传统。因此,“季友伯兄”这样的词汇可能会被用来强调在友情或兄弟关系中对年的尊重和对年幼者的关爱。
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种温馨和和谐的友情或兄弟关系,强调年龄差异并不妨碍深厚的情感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我可能不会遇到或使用“季友伯兄”这个词汇,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表达方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季友伯兄,岁月如歌, 忘年之交,情深似海。”
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两个年龄相差很大的人坐在一起,分享着彼此的故事和经历,背景音乐是柔和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季友伯兄”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方式可能会强调年龄差异带来的特殊关系。
“季友伯兄”这个词汇虽然不是一个常用的表达方式,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特殊友情或兄弟关系的方式,强调年龄差异带来的独特情感纽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多样化。
交深季作友,义重伯为兄。
1.
【季】
(会意。从子,从稚省。“稚”亦兼表读音。本义:即排行最后的)。
同本义(与“老”相对)。
【引证】
《说文》-季,少称。 、 《仪礼·士冠礼》。注:“伯、仲、叔、季,长幼之称。”-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 、 、 《白虎通》-季者,幼也。 、 《诗·召南·采蘋》-有齐季女。 、 《明史·太祖本纪》-生四子,太祖其季也。
【组词】
季女、 季父、 季指、 季弟
2.
【友】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友,同志为友。 、 《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君子以朋友讲习。 、 《周礼·大司徒》-联朋友。 、 《论语》-与朋友交。 、 《世说新语·方正》-太丘与友。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偕数友出。 、 清·周容《芋老人传》-是芋视乃友。 、 清·刘开《问说》-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组词】
挚友、 友生
3.
【伯】
(形声。从人,白声。本义:排行第一的,老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伯,长也。 、 《诗·邶风 ·泉水》-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 《诗·周颂·载芟》-侯主侯伯,侯亚侯旅。 、 《仪礼·士冠礼》-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 、 《礼记·曲礼下》-五官之长曰伯。 、 《礼记·王制》-千里之外访方伯。 、 韩愈《过始兴江口感怀》-忆作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
【组词】
伯氏、 伯兄、 伯氏、 伯歌季舞、 伯姊
4.
【兄】
(会意。据甲骨文,上为“口”,下为匍伏的人。小篆从口,从儿(人)。象一人在对天祈祷,是“祝”的本字。本义:兄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兄,长也。 、 《尔雅》-男子先生为兄。 、 《诗·小雅·斯干》-兄及弟矣,式相好矣。
【组词】
乃兄、 令兄、 愚兄、 家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