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9:1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9:14:29
崇山峻岭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崇山”和“峻岭”两个词组成。字面意思是指高耸入云的山峰和险峻的山岭。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山势雄伟、险峻,或者比喻事物的艰险和困难。
在文学作品中,崇山峻岭 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观的壮丽,如在古代诗词中形容山川的雄伟。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地质学中,它可能用来描述具体的地形特征。
同义词:
反义词:
崇山峻岭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对自然景观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用于描述自然景观,还用于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在文化中,山常常被赋予崇高、坚韧和不屈的象征意义。崇山峻岭 这个成语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赞叹。它让我联想到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类面对困难时的坚韧精神。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经在一次徒步旅行中穿越了崇山峻岭,那种挑战和成就感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崇山峻岭间,云雾缭绕,
古道蜿蜒,岁月悠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高山峻岭的画面,云雾缭绕,山峰耸立。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宏伟壮丽的交响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来增强这种壮丽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majestic mountains" 或 "rugged peaks",虽然它们传达的意思相似,但崇山峻岭 这个成语更具有**文化的特色。
崇山峻岭 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还蕴含了坚韧和不屈的精神。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非常有力的比喻工具,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增强情感的传达。
使周览江、浙、荆、湘重山峻岭,江湘溪涧之胜丽,以为笔端之助,则亦不减晋宋流辈。
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二:“第二天,这一小队人马进入~的雁北。”
1.
【崇】
(形声。从山,宗声。本义:山大而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字亦作嵩、作崧。-崇,嵬高也。 、 《国语·周语》。注:“崇,崇高山也。夏居阳城,崇高所近。”-融降于崇山。
【组词】
崇亘、 崇崖、 崇阿、 崇山、 崇崇
2.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3.
【峻】
(形声。从山,雋(jùn)声。本义:高而陡峭)。
同本义。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山峻高而蔽日兮。 、 《北齐书·高昂传》-山道峻隘。 、 《韩非子·奸劫弑臣》-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而求生。
【组词】
峻危、 峻朵、 峻岭、 峻绝
4.
【岭】
(形声。从山,领声。本义:山道;山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岭,山道也。 、 南朝宋·谢灵运《登上戍石鼓山》-日末涧增波,云生岭逾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