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2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21:13
词汇“作人”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特定语境下的用语。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我能找到的相关信息中进行分析。
“作人”在某些方言中可能指的是“做人”的意思,即指人的行为、态度或者生活方式。在其他语境下,它可能指的是制作人偶或者雕塑等艺术品的行为。
由于“作人”不是一个标准汉语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与方言或者特定地区的语言*惯有关。在普通话中,“做人”是一个更常见的表达。
在某些文化中,“作人”可能与传统手工艺或者民间艺术有关,比如制作人偶的传统技艺。
对于我来说,“作人”可能让人联想到手工艺的精细和艺术家的匠心独运。
由于“作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我可以尝试这样使用:“他用泥土‘作人’,每**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手工艺品或者雕塑;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制作过程中的敲打声或者雕刻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作人”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能存在于某些特定的文化或方言中。
“作人”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反映了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在学*和使用语言时,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和文化的表达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1.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