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2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25:20
关山迢递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关隘和山岭遥远”,形容路途遥远且艰险。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旅途的艰难和遥远,或者比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关山迢递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关”指关隘,“山”指山岭,“迢递”表示遥远。这个成语在古代文学中频繁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和特定语境中仍然保留其原有的意义和韵味。
在**传统文化中,关山迢递常与离别、思念和旅途的艰辛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古代交通不便的社会现实,也体现了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这个成语给人以遥远、孤独和艰辛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为了梦想或责任而不得不远行的人,以及他们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坚持。
在我的生活中,关山迢递常让我想到那些为了工作或学*而不得不远离家乡的人。他们的故事充满了挑战和坚持,也让我对家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关山迢递,星河遥望,
千里之外,心系故乡。
视觉上,关山迢递让人联想到连绵的山脉和遥远的道路,可能是一幅山水画或一张远行的照片。听觉上,可能是一首关于旅途或离别的歌曲,如《故乡的云》。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over the hills and far away",虽然不完全对应,但也表达了类似的遥远和艰辛的意味。
关山迢递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地理上的遥远和旅途的艰辛,也反映了人们心理上的距离和情感上的挑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深度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和理解。
只是~,怎得寄个信去。
1.
【关】
(形声。从门,丱(guān)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门闩。闩门的横木。
【引证】
《说文》-关,以木横持门户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 、 《史记·魏公子列传》-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
【组词】
关牡、 关楗、 关龠
2.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3.
【迢】
(形声。从辵(chuò),召声。本义:遥远)。
同本义。
【引证】
《文选·左思·吴都赋》。刘注:“迢递,远貌。”-旷瞻迢递。
【组词】
千里迢迢;夜迢迢;迢邈、 迢渺
4.
【递】
(形声。从辵(chuò),虒(sī)声。本义:轮流;交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递,更易也。 、 《战国策·齐策六》-国之递甚也。 、 《楚辞·招魂》-二八侍宿射递代些。 、 《吕氏春秋·先巳》-诈术递用。 、 傅毅《舞赋》-合场递进。 、 《荀子·天论》-日月递炤(照)。
【组词】
递嬗、 递代、 递衣、 递兴、 递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