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5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54:27
奋臂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用力挥动臂膀”,通常用来形容人在激动、愤怒或决心做某事时,用力挥动手臂的动作。基本含义是表现出强烈的情感或决心。
“奋臂”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奋”(用力、努力)和“臂”(手臂)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现代汉语中仍保留其基本含义。
在**文化中,“奋臂”常与英雄形象或决心行为联系在一起,如古代将领在战场上的奋臂指挥,或在现代社会中,领导人或公众人物在演讲中的奋臂动作,都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
“奋臂”这个词汇给人以力量和决心的感觉,联想到了激动人心的场景,如**员在比赛中的奋臂冲刺,或领导人在重要场合的奋臂演讲。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在观看体育比赛或参与集体活动时,体验到奋臂的情感表达,如在足球比赛中,球迷们为支持的队伍奋臂呐喊。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晨曦的照耀下,他奋臂一挥,仿佛能触摸到天边的云彩。”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阳光下奋臂高呼的场景,充满力量和希望。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激昂的进行曲,增强奋臂动作的情感表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row one's arms up”或“raise one's arms”,但这些表达更多指的是物理动作,而不像“奋臂”那样带有强烈的情感和决心含义。
“奋臂”这个词汇在表达强烈情感和决心时非常有用,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动作,还传递了一种精神和态度。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情感的丰富性。
1.
【奋】
(会意。金文字形,中间是“隹”(鸟);外面象鸟振翅欲飞之势;下面是“田”,表示空旷的田野。本义:鸟类振羽展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奮,翚也。 、 张衡《西京赋》-奋隼归凫。 、 《淮南子·原道》-羽翼奋也。 、 《尔雅·释鸟》-雉绝有力奋,鸡绝有力奋。 、 《诗·邶风·柏舟》-不能奋飞。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 《聊斋志异·促织》-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组词】
奋翅、 奋翼、 奋翔、 奋鳞、 奋翮
2.
【臂】
(形声。从肉,辟声。本义:胳膊)。
胳臂。
【引证】
《说文》-臂,手上也。 、 《广雅·释亲》-肱谓之臂。 、 《仪礼·少牢礼》。注:“肱骨。”-肩臂。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奋袖出臂。
【组词】
臂缚、 臂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