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3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36:25
词汇“危虑”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危”和“虑”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危虑”进行深入分析:
“危虑”字面意思是指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或不利情况感到担忧和忧虑。它强调的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和担忧。
“危虑”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其词源可以追溯到《诗经》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有所演变,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危虑”常常与“未雨绸缪”等观念相联系,强调预防和提前准备的重要性。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通过表达危虑来展示对事物的关注和责任感。
“危虑”一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紧张、不安和压力。它可能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促使人们采取行动来缓解这种不安。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因为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危虑而感到焦虑,这种情绪促使我积极寻找提升自己的机会,最终帮助我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危虑”:
夜深人静时,危虑如影随形,
星辰不语,心事重重。
“危虑”可能让人联想到阴暗的画面和紧张的音乐,如悬疑电影中的紧张氛围。
在英语中,“危虑”可以对应为“apprehension”或“worr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通过对“危虑”的深入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多维含义和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1.
【危】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危,在高而惧也。 、 《鬼谷子》。注:“山高也。”-决危而美名者。 、 《国语·晋语》。注:“高险也。”-榣木不生危。 、 《孝经》。郑注:“殆也。”-高而不危。
2.
【虑】
(形声。从思,虍(hū)声。本义:思虑,谋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虑,谋思也。 、 《墨子·亲士》-非士无与虑国。 、 《诗·小雅·雨无止》-弗虑弗图。 、 《荀子·礼论》-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 、 《战国策·燕策》-足下更虑之。
【组词】
考虑、 虑尽、 虑佚、 虑事多暗、 虑思、 虑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