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5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57:40
“倚天拔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物体或建筑物高大挺拔,直插云霄,形容极其高大、雄伟。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非常高大,气势磅礴。
“倚天拔地”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是由“倚天”和“拔地”两个词组合而成,分别表示“靠着天”和“从地上拔起”,形象地描绘了物体的高大和雄伟。
在**文化中,高大雄伟的物体往往被赋予崇高的象征意义,如山峰象征着坚定和不屈,建筑物则象征着人类的智慧和力量。因此,“倚天拔地”这个成语在文化上承载了这些积极的象征意义。
这个成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让人联想到壮丽、雄伟和不可撼动的力量。在使用这个成语时,人们往往会感受到一种崇高和敬畏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描述一座我旅行时见到的巨大山峰时使用了“倚天拔地”这个成语,它帮助我生动地传达了那座山峰的壮观景象,让听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我的感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倚天拔地一峰立,云海翻腾似仙境。”
想象一座巨大的山峰直插云霄,云雾缭绕,这种景象会让人联想到宏伟的音乐和壮丽的画面,如交响乐中的高潮部分或史诗电影中的壮观场景。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towering”或“majestic”可以传达类似的雄伟和高大的概念。
“倚天拔地”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描绘了物体的高大和雄伟,还蕴含了文化和情感的深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的词汇量,提升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至杜陵,负其倚天拔地之材,更欲驾《风》、《骚》而上之,则有所不能。
1.
【倚】
(形声。从人,奇声。本义:斜靠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倚,依也。 、 《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 、 《史记·刺客列传》-倚柱而笑。 、 《韩非子·内储说下》-倚于郎门。 、 《韩非子·解老》-故曰:“祸兮福之所倚。 、 唐·柳宗元《三戒》-荡倚冲冒。 、 、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倚望、 倚身、 倚门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拔】
(形声。从手,犮(bó)声。本义:拔起,拔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拔,擢也。 、 《苍颉篇》-拔,引也。 、 《易·乾》。郑注:“移也。”-确乎其不可拔。 、 《封氏见闻录》-拔河。 、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 《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