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4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41:03
“倚大欺小”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依仗自己的强大或优势地位去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或事物。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对他人进行不公平对待或压迫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倚大欺小”常常用来描绘反面角色或揭示社会不公。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批评或讽刺那些自以为高人一等、欺负弱小的人。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权力滥用或社会不平等的问题。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例如“仗势欺人”更强调利用权势,而“以强凌弱”则更直接地描述了强者对弱者的压迫。
“倚大欺小”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于公平正义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反对不公平的压迫行为——始终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仁爱”和“和谐”,因此“倚大欺小”这种行为是被广泛谴责的。在现代社会,随着法治观念的普及,这种行为更是被法律所不容。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公正、压迫和道德败坏。它提醒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应保持公平和正义,反对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或听说一些“倚大欺小”的例子,比如在学校中,有些学生可能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欺负其他同学。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他人,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不公的世界里,有人倚大欺小,但正义的火焰终将燃起,照亮每一个角落。”
想象一个画面:一个强壮的人站在一个弱小的人面前,表情傲慢,而弱小的人显得无助和恐惧。这样的画面让人感到不安和愤怒。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ullying”或“taking advantage of someone”,它们都描述了利用优势地位欺负他人的行为。
“倚大欺小”这个词汇提醒我们关注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并鼓励我们采取行动反对这种行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社会正义的讨论。
你就将铁锤打他,也算你倚大欺小,量窄不容。
1.
【倚】
(形声。从人,奇声。本义:斜靠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倚,依也。 、 《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 、 《史记·刺客列传》-倚柱而笑。 、 《韩非子·内储说下》-倚于郎门。 、 《韩非子·解老》-故曰:“祸兮福之所倚。 、 唐·柳宗元《三戒》-荡倚冲冒。 、 、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倚望、 倚身、 倚门
2.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3.
【欺】
(形声。从欠,其声。“欠”与出气、说话有关。本义:欺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欺,诈欺也。 、 《贾子道术》-仁义修立谓之任,反任为欺。 、 《京房易传》-禄不遂行兹谓欺。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徒见欺。
4.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