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5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51:51
文集:指由多篇文学作品或文章集合而成的书籍或出版物,通常由同一作者或多个作者的作品组成,这些作品可能围绕某一主题、时期或风格。
文集一词源于汉语,由“文”(指文学作品)和“集”(指集合)组成。在古代,文集多指个人或集体的文学作品集合,随着出版业的发展,文集的形式和内容也日益丰富。
在**文化中,文集是文学传承的重要形式,许多著名文人的作品都是通过文集的形式流传至今。文集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人文社科领域。
文集常给人一种深沉、丰富的感觉,因为它汇集了多篇作品,可能涉及多种情感和思想。阅读文集可以让人系统地了解一个作者或一个主题的全貌。
在我的学*过程中,我曾阅读过一本关于环境问题的文集,其中包含了不同作者对于环境问题的见解和解决方案,这对我理解环境问题提供了多角度的视角。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使用“文集”这个词来象征知识的积累和传承:
在岁月的长河中,文集如舟,
载着智慧的种子,穿越时空的波涛。
每一页,都是心灵的烙印,
每一行,都是思想的飞翔。
文集可能让人联想到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书页翻动的声音,或者是图书馆中静谧的氛围。
在英语中,文集可以对应为“anthology”或“collection”,它们在英语文化中同样指代由多篇作品组成的出版物,但在使用上可能更侧重于文学作品的集合。
文集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文学作品的集合,也象征着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文集”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的多样性和深度。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集,群鸟在木上也。 、 《尔雅》-集,会也。 、 《诗·唐风·鸨羽》-集于苞栩。 、 《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组词】
集隼、 集凤
引申为停留。
【引证】
《国语》-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 、 《孟子·梁惠王上》-齐集有其一。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沙鸥翔集。 、 《聊斋志异·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可不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