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24: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24:42
指骨:指骨是指构成手指的骨头,每只手有14块指骨,分为三节:近节指骨、中节指骨和远节指骨。它们是手部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手的灵活性和功能至关重要。
指骨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指”(手指)和“骨”(骨头)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对于人体部位的描述已经相当精确,指骨一词沿用至今,没有显著的演变。
在某些文化中,手和手指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指骨作为手指的支撑结构,可能被视为力量和精细动作的象征。
指骨可能让人联想到脆弱性(如骨折)或精细的动作(如弹钢琴)。它也可能唤起对医学和解剖学的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指骨可能不常被提及,除非在讨论手部健康或**时。例如,一个钢琴家可能会特别关注指骨的健康,以保持演奏的灵活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指骨比喻为支撑梦想的骨架:
指骨如琴键,奏响生命的旋律, 每一节都是梦想的支撑。
在不同语言中,指骨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和功能是相似的。例如,在英语中,指骨被称为“phalanges”。
指骨作为手部骨骼的一部分,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被提及,但在医学和解剖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支撑着手的结构,还参与了各种精细动作的执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指骨的概念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手部结构和功能。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骨】
尚未开放的花朵。
表示声、形、动作。
【组词】
骨都都、 骨骨农农、 骨辘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