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5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52:38
“清口”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主要含义:
“清口”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清”和“口”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清洁和口腔。在古代文献中,较少见到这个词,更多是在现代汉语中流行起来。
在**文化中,食物的“清口”特性常被推崇,尤其是在夏季,人们更偏好清爽不油腻的食物。在社会交往中,说话“清口”也被视为一种良好的沟通技巧。
“清口”这个词给人一种清新、简洁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干净、利落的事物。在情感上,它可能带来一种轻松、愉悦的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选择“清口”的食物来调节饮食,或者在与人交流时,尽量做到言辞“清口”,以提高沟通效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清口的风,吹过无痕的夏夜,星辰点点,如你清口的言。”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refreshing”来形容食物,用“concise”来形容言辞。
“清口”这个词在中文中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既可以形容食物的特性,也可以形容言辞的风格。它在语言表达中提供了一种简洁、清新的感觉,是语言美的一种体现。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