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5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58:35
词汇“位貌”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根据字面组合,“位”通常指位置、地位,而“貌”则指外观、面貌。将两者结合,“位貌”可能指的是某物或某人的位置和外观特征。然而,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这种字面组合进行。
“位貌”可能指的是某物或某人的位置和外观特征的综合描述。
由于“位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作者创造性地使用这个词汇,可能会用来描述一个场景或人物的独特特征,强调其位置和外观的结合。
由于“位貌”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位”和“貌”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语境下的描述。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如果有人创造性地使用“位貌”这个词汇,它可能会被用来强调某物或某人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位貌”这个词汇可能会带来一种新颖和创造性的感觉,因为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可能会引起好奇和兴趣。
由于“位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山川的位貌,
在晨曦中苏醒,
每一寸土地,
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自然景观的画作,其中山峰的位貌尤为突出。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悠扬的旋律,伴随着对自然景观的描述。
由于“位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难以比较。
“位貌”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展示了语言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在特定语境下,它可以用来强调某物或某人的独特特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多样性。
1.
【位】
(会意。从人立。人站在朝廷上。本义: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列中廷之左右谓之位。 、 《周礼·朝士》-掌外朝之位。
【组词】
位著(也作位宁古代宫殿,中庭左右两侧叫“位”,门屏之间叫“著”(或“宁”),故用以借指在朝居官)
2.
【貌】
(形声。从豹省,皃(mào)声。本作“皃”,从“人白”,象人面形。儿,古文“人”字。本义:面容,相貌,容貌)。
同本义(外在的仪表,生就的形象)。
【引证】
《说文》。按,面之神气曰颂,面之形状曰皃。-皃,颂仪也。 、 《国语·晋语》-夫皃情之华也。 、 《论语》。皇疏:“动容谓之皃。”-貌思恭。 、 唐·李朝威《柳毅传》-貌耸神溢。 、 《庄子·养生主》-人之貌有与也。 、 《庄子·德充符》-子产蹴然改容更貌。 、 明·魏禧《大铁椎传》-貌甚寝。
【组词】
貌团团、 貌侵、 貌妍、 貌寝、 貌状、 貌容、 貌色、 貌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