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3:08
“切己”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与自己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自己。基本含义是指某事物或情况与个人有着紧密的联系,直接影响到个人的利益、情感或生活。
在文学作品中,“切己”常用来形容人物的内心感受或行为动机,强调情感的直接性和深刻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切己”来形容某件事情对自己非常重要或直接相关。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该词汇可能用于描述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
同义词中,“密切”强调关系的紧密,“直接”强调没有中介,“相关”强调有联系,“紧要”强调重要性。反义词中,“无关”表示没有联系,“间接”表示通过中介,“疏远”表示关系不紧密,“次要”表示不重要。
“切己”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切”字有贴近、直接的意思,“己”指自己。随着语言的发展,该词汇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描述个人与事物紧密联系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常常被强调,因此“切己”这样的词汇在描述个人行为或决策时,往往带有强调个人责任和社会影响的意味。
“切己”这个词汇给人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让人联想到必须亲自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它激发了一种内在的动力和决心。
在个人生活中,每当遇到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时,我都会更加谨慎和积极地去处理,因为我知道这些事情直接影响到我的未来和生活质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切己的痛,如影随形,在每个寂静的夜里,悄然生长。”
视觉上,“切己”可能让人联想到紧握的拳头或坚定的眼神,象征着决心和力量。听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心跳加速的声音,反映出紧张和关注。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lose to home”或“personal”,它们都传达了与个人直接相关的意思,但在表达方式和语境上有所不同。
“切己”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个人与事物的紧密联系,还强调了个人在面对这些联系时的责任和行动。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对于增强语言的精确性和表达的深度至关重要。
1.
【切】
摩擦;接触。
【引证】
《广雅》-切,摩也。 、 《史记·扁鹊仓公传》-不待切脉。 、 《淮南子·原道》-可切循把握。
【组词】
切齿、 切磨、 切摩、 切循
一定要。
【引证】
《老残游记》-诸位切不可乱动。
【组词】
切照、 切须、 切不可骄傲;切勿吸烟;切勿、 切戒、 切莫、 切须
2.
【己】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自己,本人。
【引证】
《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吕氏春秋·察今》-而己亦人也。 、 晋·干宝《搜神记》-自拟己头。 、 唐·柳宗元《三戒》-且噬己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己悲。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在己为有悔。
【组词】
舍己为公、 异己、 克己、 知己、 己身、 己私、 己里钱
天干的第六位。
【引证】
《吕氏春秋·慎行论》-己与三相近。
【组词】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