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4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40:12
词汇“朔途”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因此我们无法从权威的词典中找到其确切的定义和用法。然而,我们可以从字面和构词法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朔途”由两个汉字组成:“朔”和“途”。
结合起来,“朔途”可以理解为指向北方或新开始的旅程。
由于“朔途”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段新的旅程或探索,尤其是在北方方向的旅行。
由于“朔途”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文学创作者或特定语境下创造的词汇。
在**文化中,北方常常与寒冷、荒凉和边疆联系在一起,因此“朔途”可能带有探索未知和挑战困难的意味。
“朔途”可能让人联想到孤独的旅行、勇敢的探险和对未知的渴望。
由于“朔途”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机会较少。它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文学创作或个人表达中出现。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朔途”来描绘一段北方的旅程:
寒风中,我踏上朔途,
向着那片银白的荒原,
心中燃烧着对未知的渴望。
“朔途”可能让人联想到寒冷的北方风景,如雪原、冰川和孤独的旅人。
由于“朔途”不是一个通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难以比较。
“朔途”作为一个非标准词汇,其使用和理解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可以作为一个富有诗意和象征意义的词汇,用于表达对未知的探索和挑战。
1.
【朔】
(会意。从月,从屰,屰(nì)亦声。本义:农历每月初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凡月与日同经度不同纬度则为合朔,同经度又同纬度即为日蚀。计173日有奇。-朔,月一日始苏也。 、 《释名》-朔,月初之名也。 、 《白虎通·四时篇》-月言朔。 、 《仪礼·士丧礼》。注:“朔月,月朔也。”-朔月奠。 、 《诗·小雅·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初,薙发令下,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苦。
【组词】
朔参官、 朔望之礼、 朔望之辰、 朔晦、 朔法、 朔数、 朔食、 朔旦
2.
【途】
(形声。从辵(chuò),余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广韵》-途,道也。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徐亦训道。字古借涂,后变作途。又作塗。 、 《尔雅·释宫》-堂途谓之陈。又,路,旅途也。 、 《尔雅·释邱》-当途梧邱。 、 《战国策·齐策》-而不利说途也。 、 张衡《东京赋》-经途九轨。 、 郭璞《游仙诗》。注:“当仕路也。”-长揖当途人。 、 唐·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仁义之途。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负者歌于途。 、 、 《聊斋志异·狼三则》-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组词】
途轨、 途辙、 途毙、 途说、 途陌、 途水、 通途;沿途;归途;长途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