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0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0:49
“分守要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分别守卫重要的渡口或关口。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在不同的关键位置或领域中各自承担重要的职责或任务。
在文学作品中,“分守要津”常用来形容战略布局或人物分工,强调每个角色或部分的重要性。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军事、管理学等,它可能会被用来描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同义词: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各负其责 反义词:各自为政、一盘散沙、无所作为
“分守要津”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军事战略,特别是在防守重要地理位置时的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含义扩展到更广泛的管理和组织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团队合作和分工明确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即每个成员都应该在团队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发挥作用。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稳定和有序的感觉,它强调了每个部分的重要性,让人联想到一个紧密协作的团队或组织。
在团队项目中,我经常看到团队成员分守要津,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着关键作用,这种分工明确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星辰分守要津,夜空绘出秩序之美。”
想象一幅画面,古代的士兵在不同的关口守卫,这种场景给人一种坚定和有序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ach playing a crucial role”或“each guarding a strategic point”,虽然不如“分守要津”那样具有形象性和文化特色,但也传达了类似的意思。
“分守要津”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上具有美感,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非常实用。它提醒我们在任何团队或组织中,明确分工和各司其职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组织和合作概念。
1.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2.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
3.
【要】
要点,纲要。
【引证】
《韩非子》-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 《商君书》-故其治国也,察要而已矣。
【组词】
纪要、 扼要、 要谛、 要窍、 要归、 要本、 要端、 要令、 要义、 要机
计数的簿书。
【引证】
《周礼》。郑玄注:“要者,簿书也。考,谓考较其功。”-大役与虑,事属其植。受其要,以待考而赏诛。
【组词】
要会
4.
【津】
(会意。金文字形,从舟,从淮。“淮”表示淮水。泛指一般的河流。船停泊在河旁,用来渡河。本义:渡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津,水渡也。 、 《书·禹贡》-又东至于孟津。 、 《水津注·河水》注-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 、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论语·微子》-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组词】
津梁、 津人、 津门、 津吏、 津主、 津要、 津逗、 津逮、 津亭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