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1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0:40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细胞内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涉及遗传信息的存储、传递和表达,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受到调控和影响。
在专业领域,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主要应用于医学、农业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在口语和文学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讨论科学话题时。
同义词:分子遗传学、细胞分子生物学 反义词:宏观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整体结构和功能)
“分子生物学”这个词源于“分子”(molecular)和“生物学”(biology)的结合。20世纪中叶,随着DNA结构的发现和遗传学的快速发展,分子生物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逐渐形成。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现代医学和生物技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开发,以及个性化医疗的兴起。
分子生物学可能让人联想到复杂的科学实验和高深的理论,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它可能显得有些抽象和难以理解。
在大学期间,我参与了一个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项目,通过实验探索某种蛋白质的功能,这段经历让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兴趣。
在诗歌中,可以将分子生物学的概念融入,如:
在细胞的微观世界里,
DNA编织着生命的密码,
分子间的舞蹈,
演绎着遗传的奥秘。
分子生物学的概念可以通过动画或科学纪录片来视觉化,如展示DNA双螺旋结构的动画,或是模拟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在不同语言中,分子生物学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概念和研究内容是普遍的。例如,在德语中,分子生物学被称为“Molekularbiologie”。
分子生物学是一个深奥且不断发展的学科,它不仅在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了解和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对于拓宽知识视野和提升科学素养都是有益的。
1.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2.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3.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4.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5.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