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8:0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08:43
嚣叫: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声音大而刺耳,带有一定的负面情绪,如愤怒、恐惧或痛苦。它可以指动物的尖叫,也可以指人的大声喊叫。
嚣叫的词源较为复杂,可能与古代汉语中的“嚣”字有关,意为喧闹、吵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更加尖锐和刺耳的声音。
在某些文化中,嚣叫可能与野性和原始力量联系在一起,如在某些原始部落的仪式中,人们会通过嚣叫来表达情感或传递信息。
嚣叫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如恐惧、不安或愤怒。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混乱的场景或极端的情绪爆发。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户外徒步中听到过野狼的嚣叫,那是一种令人难忘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自然的原始力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嚣叫:
夜幕降临,森林深处,
野兽的嚣叫划破寂静,
恐惧在心头蔓延,
原始的呼唤,唤醒沉睡的灵魂。
想象一下,在黑暗的森林中,一只野兽的嚣叫声突然响起,伴随着回声在树丛间回荡。这种场景可以通过恐怖电影的音效和视觉效果来呈现。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类似声音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可能使用“howl”或“scream”来描述类似的声响。
嚣叫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场景描述能力。它不仅能够传达声音的特性,还能够唤起听者的情感反应。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嚣】
(会意。从棘,从页。棘(jí),众口。页,人头。表示众口喧嚣。本义:喧哗,声音响而闹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嚣,嚣声也。气出头上。 、 《周礼·司武虎》-禁其门嚣者。 、 《左传·成公十六年》-在陈而嚣。 、 《左传·昭公三年》-湫隘嚣尘。 、 《国语·楚语》-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嚣庶为乐。 、 《诗·小雅·车攻》-选徒嚣嚣。 、 《左传·成公十六年》-甚嚣,且尘上矣。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组词】
嚣争、 嚣湫、 嚣鄙、 嚣号
2.
【叫】
(形声。本义:呼,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叫,嘑也。 、 《诗·小雅·北山》-或不知叫号。 、 《楚辞·疾世》。注:“急呼也。”-叫我友兮配耦。 、 张衡《思玄赋》-叫帝阍使辟扉兮。 、 唐·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
【组词】
叫命、 叫聒、 叫号、 叫头、 叫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