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8:2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8:29:12
敝人:这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我”,但带有自谦的意味。通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表示说话者对自己的谦称。
文学: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角色在对话中常用“敝人”来表达自己的谦逊。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敝人”较少使用,更多使用“我”或“本人”。 专业领域:在正式的学术论文或专业报告中,有时会使用“敝人”来表示作者的谦逊态度。
同义词:
反义词:
词源:“敝”字原意为破旧、破烂,后引申为自谦之词。 演变:随着语言的发展,“敝人”逐渐从日常口语中淡出,更多保留在书面语和正式场合中。
在**传统文化中,谦逊是一种美德。因此,“敝人”这样的自谦词汇在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
使用“敝人”时,常给人一种谦逊、礼貌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的谦逊态度和文雅风范。
在撰写正式的信函或论文时,我有时会使用“敝人”来表达自己的谦逊态度,尤其是在需要展现专业性和礼貌的场合。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
敝人拙笔,绘不尽山河壮丽,
一纸素笺,诉不尽心中情意。
视觉:联想到古代文人穿着长袍,手持毛笔,在书房中书写。 听觉:联想到古琴的悠扬声音,伴随着文人的吟诵。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your humble servant”,用于表达谦逊和尊敬。
“敝人”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表示“我”,还蕴含了谦逊和礼貌的意味。在现代社会,虽然其使用频率降低,但在特定场合仍能体现说话者的文化素养和礼貌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提升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1.
【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敝,一曰败衣。 、 《礼记·缁衣》。郑训败衣。-苟有衣必见其敝。 、 《孙子·谋攻》-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摄敝衣冠。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组词】
敝鼓丧豚、 敝帷不弃、 敝衣
疲惫,困乏,衰败。
【引证】
《左传·襄公九年》。注:“疲也。”-还师以敝楚。 、 《史记·乐书》-土敝则草木不长。 、 《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 《汉书·张敞传》-吏民凋敝。
【组词】
敝卒、 敝敝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