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5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56:31
“敝庐”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简陋的房屋”或“破旧的住所”。其中,“敝”表示破旧、不完整,“庐”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定的谦虚或自嘲的意味,用来形容自己的住所简陋或不值一提。
在文学作品中,“敝庐”常用于表达主人公的谦逊或贫困,如“虽居敝庐,心怀天下”。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或古风场合中,仍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或历史学中,可能会用来描述古代简陋的民居或遗址。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住所的豪华程度和价值上有所不同,但“敝庐”更强调的是一种自谦和简朴的态度。
“敝庐”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如《诗经》、《左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古风场合中仍被保留。
在**传统文化中,谦虚是一种美德,因此“敝庐”这样的词汇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与贫困或简朴的生活方式相关联,但也可能被用来表达一种超脱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
“敝庐”这个词给人一种朴素、谦逊的感觉,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文人的简朴生活,或是对物质生活不屑一顾的态度。它也可能引发对过去时光的怀旧情感。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有人自称为“敝庐主人”,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对简朴生活的追求或对物质欲望的淡泊。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敝庐虽陋,心自宽,一盏清茶,伴我闲。”
想象一座简陋的木屋,四周环绕着竹林,风吹过时竹叶沙沙作响,这样的场景与“敝庐”一词相得益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umble abode”或“modest dwelling”,都表达了类似的谦虚和简朴的意味。
“敝庐”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物质追求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和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1.
【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敝,一曰败衣。 、 《礼记·缁衣》。郑训败衣。-苟有衣必见其敝。 、 《孙子·谋攻》-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摄敝衣冠。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组词】
敝鼓丧豚、 敝帷不弃、 敝衣
疲惫,困乏,衰败。
【引证】
《左传·襄公九年》。注:“疲也。”-还师以敝楚。 、 《史记·乐书》-土敝则草木不长。 、 《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 《汉书·张敞传》-吏民凋敝。
【组词】
敝卒、 敝敝
2.
【庐】
(形声。从广(yǎn),廬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特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庐,寄也。秋冬去,春夏居。 、 《广雅》-庐,舍也。 、 《汉书·食货志》。注:“田中屋也。”-余二十亩,以为庐舍。 、 《左传·襄公三十年》-庐井有伍。 、 《诗·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庐,疆场有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