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1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13:03
词汇“未已”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未和已。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未已”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未已”字面意思是指某件事情尚未结束或完成。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持续进行的状态,强调事情的未完结性。
“未已”中的“未”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没有”或“不”,“已”字意为“停止”或“结束”。组合起来,“未已”即表示“没有停止”或“没有结束”。
在**传统文化中,“未已”常与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奋斗精神相联系,如“学无止境”、“奋斗未已”。
“未已”给人一种期待和悬念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持续的努力和未来的可能性。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长途旅行中感受到“未已”的意味,旅程的每一站都让我期待下一站的风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未已”:
星辰的轨迹未已,
时间的河流不息。
我们在未已中寻找,
在不息中成长。
“未已”可以联想到无尽的公路、连绵的山脉,或是持续不断的音乐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nfinished”或“ongoing”,但“未已”更具有汉语的韵味和深意。
“未已”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事物的状态,还蕴含了持续努力和未来可能性的哲学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未已”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深度和韵味。
1.
【未】
(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
【引证】
《小尔雅·广诂》-未,无也。 、 《论语·子罕》-未由也已。 、 《论语·宪问》-未之难矣。 、 《公羊传·隐公六年》-吾与郑人未有成也。 、 《吕氏春秋·开春》-吾未有言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未果。 、 唐·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去。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未百步则返。 、
【组词】
未际、 未的、 未从、 未傅、 未遑、 未遇、 未宾、 未集、 未臻、 未极、 未意之志、 未第、 未萌
2.
【已】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同本义。
【引证】
《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鸡鸣不已。 、 《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德音不已。 、 《史记·项羽本纪》-以故事得已。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 《孟子·告子上》-是亦不可以已乎? 、 《后汉书·列女传》-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组词】
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