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0:55
词汇“未孚”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言的词汇,主要用于书面语或特定的文学语境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未孚”进行深入分析。
“未孚”的字面意思是“未能得到信任或认可”。其中,“未”表示否定,“孚”意为信任、信服。因此,“未孚”整体上指的是某人或某事没有获得他人的信任或认可。
“孚”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包括孵化、信任、信服等。随着语言的发展,“孚”逐渐固定为“信任”的意思,而“未孚”则保留了其原有的否定含义。
在**传统文化中,信任和诚信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未孚”这一词汇在强调诚信和信任的语境中尤为重要,反映了社会对个人或集体行为的高度期待。
“未孚”一词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被信任、不被认可的挫败感。在表达时,可能会带有一定的无奈或失望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某人的建议或行为未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可以说“他的提议未孚于众”,这样的表达更为文雅和含蓄。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未孚”来表达一种深沉的无奈:
月下独酌,心事未孚,
星辰不语,夜风轻拂。
“未孚”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孤独的背影、沉默的夜晚,或是低沉的音乐,传达出一种孤寂和不被理解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not trusted”或“not believed”,但这些表达更为直接,缺乏“未孚”所蕴含的文雅和深沉。
“未孚”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能够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在学*语言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提升语言的精确性和表现力。
1.
【未】
(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
【引证】
《小尔雅·广诂》-未,无也。 、 《论语·子罕》-未由也已。 、 《论语·宪问》-未之难矣。 、 《公羊传·隐公六年》-吾与郑人未有成也。 、 《吕氏春秋·开春》-吾未有言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未果。 、 唐·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去。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未百步则返。 、
【组词】
未际、 未的、 未从、 未傅、 未遑、 未遇、 未宾、 未集、 未臻、 未极、 未意之志、 未第、 未萌
2.
【孚】
相信;信任。
【引证】
《说文》-孚,一曰信也。 、 《尔雅》-孚,信也。 、 《易·杂卦传》。徐锴曰:“鸟之孚卵,皆如其期不失信也。”-中孚信也。 、 《书·吕刑》-五辞简孚。 、 《诗·大雅·文王》-万邦作孚。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
【组词】
孚佑
为人所信服,使信任。
【引证】
《左传·庄公十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组词】
深孚众望;名孚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