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2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28:11
词汇“亡穷”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其可能的构成部分“亡”和“穷”来进行分析。
结合这两个字,“亡穷”可能指的是某种状态的终结或极限,类似于“彻底消失”或“无路可走”。
由于“亡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极端的、无法挽回的状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使用,因为它听起来比较生僻和书面化。
由于“亡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亡”和“穷”都是古老的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的组合“亡穷”可能是现代创造的词汇,用于特定的文学或学术语境。
在中国文化中,“亡”和“穷”都带有负面含义,因此“亡穷”可能会被用来形容某种极端的、不可逆转的负面状态。
“亡穷”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悲观情绪,因为它暗示了一种无法挽回的终结。
由于“亡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亡穷”来增强某种绝望或终结的氛围:
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
一切生机都已亡穷,
唯有风在诉说着,
那些逝去的岁月。
“亡穷”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荒凉的景象,如沙漠、废墟等。在音乐中,可能会联想到悲伤或沉重的旋律。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亡穷”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utterly lost”或“beyond redemption”。
“亡穷”是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结合了“亡”和“穷”的负面含义,用来形容某种极端的、不可逆转的状态。虽然它在日常语言中不常用,但在文学或特定语境中,它可以用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情感强度。
1.
【亡】
古同“无”。
没有。 同: 无
【引证】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亡以应。 、 《诗·唐风·葛生》-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 《仪礼·士丧礼》-亡则以缁,长半幅。 、 《论语·子张》-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 《孟子·尽心上》-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 、 《汉书·李广苏建传》-自苦亡人之地。 、 、 《后汉书·列女传》-君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2.
【穷】
(形声。从穴,躬声。躬,身体,身在穴下,很窘困。简化字为会意,力在穴下,有劲使不出。本义:穷尽,完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穷,极也。 、 《小尔雅·广诂》-穷,竟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横四海兮焉穷? 、 《山海经·大荒南经》。注:“流极于此山也。”-赤水穷焉。 、 《吕氏春秋·下贤》-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 《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 、 《战国策·燕策》-图穷而匕首见。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欲穷其林。 、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接天莲叶无穷碧。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乐亦无穷。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理屈词穷。
【组词】
穷形尽致、 穷师远讨、 穷兵屯戍、 无穷、 穷了、 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