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3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32:45
“丰足”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丰富而充足,通常用来形容物质或精神上的富足和满足。它传达了一种超越基本需求的状态,意味着有足够的资源或条件来满足需求或愿望。
“丰足”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丰”意为丰富,“足”意为足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更加广泛,涵盖了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在**文化中,“丰足”常常与丰收、富饶和幸福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传统节日如春节,人们常用“丰足”来祝福彼此新的一年生活富足、幸福。
“丰足”这个词给人以积极、满足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丰盛的餐桌、繁荣的市场和和谐的家庭,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丰足的社区工作,那里的人们生活富足,社区资源丰富,居民之间的关系和谐,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丰足”的实际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丰足”:
在丰足的田野上,
金黄的麦浪翻滚,
心中的希望,
如阳光般温暖。
想象一片丰足的田野,金黄色的麦田随风摇曳,耳边是鸟儿的歌唱和远处农夫的笑声,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满足。
在英语中,“丰足”可以对应为“abundant”或“plentiful”,这些词汇在描述资源丰富时与“丰足”有相似的含义,但在某些文化背景下,可能更侧重于物质层面的丰富。
通过对“丰足”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丰富语言的表现力。
1.
【丰】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一器物盛有玉形,下面是“豆”(古代盛器)。故“豐”本是盛有贵重物品的礼器。这由“豊”字可以得到证明。古文“豐与“豊”是同一个字,《说文》:“豊,行礼之器也。”本义:古代盛酒器的托盘)。
中国古代礼器,形状像豆,用以承酒觯。
【引证】
《说文》-豐,豆之豐满者也。 、 《仪礼·公食大夫礼》-饮酒实于觯,加于丰。
2.
【足】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引证】
《说文》。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 、 《易·说卦》-震为足。 、 《大戴礼记》-足恭而口圣。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 、 《韩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 《荀子·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折臂断足。 、 清·魏学洢《核舟记》-东坡现右足。 、 、
【组词】
足心、 足炉、 足不出户、 足衣、 足音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