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2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22:27
词汇“乡里”通常指的是一个人的家乡或故乡,即出生或成长的地方。它也可以指代一个村庄或小镇,特别是那些与个人有深厚情感联系的地方。
在文学中,“乡里”常常被用来表达对家乡的怀念和深情,如在诗歌和散文中。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乡里”来指代自己的老家或与家乡相关的人和事。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社会学,“乡里”可能被用来描述农村社区或地方社会的特征。
这些同义词在情感色彩和使用场合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故乡”更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带有更深的情感色彩;而“家乡”则更为通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常见。
“乡里”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乡”指农村或地方社区,“里”则指居住的地方或社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个人的出生地或成长地。
在**文化中,“乡里”具有特殊的情感价值,常常与亲情、传统和根深蒂固的价值观联系在一起。它不仅是地理上的一个点,更是情感和身份的象征。
对于许多人来说,“乡里”唤起的是温馨、安全感和归属感。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童年的记忆、家族的传统和简单的生活方式。
个人经历中,“乡里”可能与特定的节日、食物或传统活动相关联,这些都构成了个人身份的一部分。
在诗歌中,“乡里”可以被用来构建怀旧的意象,如:
月光洒在乡里的小路上,
童年的笑声回荡在耳旁。
“乡里”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的乡村风光、悠扬的鸟鸣和温暖的夕阳。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中的“hometown”或“homeland”,也有类似的情感和地理指代意义,但具体的文化内涵和使用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乡里”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情感和文化的载体。通过深入理解这个词,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和表达与家乡相关的复杂情感和价值观。
1.
【乡】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引证】
《说文》-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 、 《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五州为乡。 、 《广雅》-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 、 《礼记·王制》-习乡尚齿。 、 《庄子·逍遥游》-行比一乡。 、 《左传·庄公十年》-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
【里】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衣外曰表。-裏,衣内也。 、 《谷梁传·宣公九年》注-襦在裏也。 、 《诗·小雅·小弁》-不罹于裏。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组词】
里衣、 里外发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