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1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17:02
词汇“志情”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是由两个字“志”和“情”组合而成的复合词。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结合这两个字,“志情”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情感与其志向或抱负的结合,即情感驱动的决心或意愿。
由于“志情”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述一个人物内心的情感与志向的交织。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但在某些特定的语境,如励志演讲或个人成长讨论中,可能会被提及。
由于“志情”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的历史记录。它可能是现代汉语中由常用词汇“志”和“情”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鼓励个人发展和追求梦想的文化背景下,“志情”可能会被用来强调个人情感与志向的重要性。
“志情”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坚定、热情和动力。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实现目标的渴望和情感投入。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描述自己或他人的决心和情感时使用“志情”这个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志情”来表达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志情如火,燃烧在心间,
无论风雨,不改初衷颜。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山顶,眺望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背景音乐可以是激励人心的旋律,增强“志情”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志情”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情感与志向的结合来传达相似的概念。
“志情”作为一个复合词,强调了情感与志向的结合,可能在特定的语境和文学作品中被使用。在个人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色彩和深度。
1.
【志】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志,意也。 、 《国语·晋语》-志,德义之府也。 、 《孟子》-夫志,气之帅也。 、 《毛诗序》-在心为志。 、 《春秋·说题辞》-思虑为志。 、 《荀子·解蔽》-志者,臧也。 、 《鬼谷子·阴府》-志者,欲之使也。 、 《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 《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 、 《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后汉书·班超传》-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唐·韩愈《县斋有怀》-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
【组词】
志志诚诚、 志局、 志干、 志意、 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 志虑、 志抱、 志尚、 志况、 志好、 志略、 志局、 志介、 志高气扬
2.
【情】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 、 《礼记·礼运》又-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 、 、 《易·系辞》。虞注:“情阳也。”-情伪相感。 、 《白虎通·情形》-情者,阴之化也。 、 《荀子·正名》-情者,性之质也。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览物之情 、 清·黄宗羲《原君》-情所欲居。 、
【组词】
情熟、 情款、 情悃、 情热、 情肠、 情悰、 无情、 友情、 情交、 情好、 情志、 情思、 情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