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1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11:21
词汇“朗豁”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文雅或古风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朗豁”的字面意思是指明亮、开阔。其中,“朗”表示明亮、清晰,“豁”表示开阔、宽广。结合起来,“朗豁”可以形容环境或心境的明亮和开阔。
“朗豁”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于形容自然景观或心境的开阔明亮。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雅的表达中仍会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朗豁”可能与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心境的豁达有关。它体现了人们对明亮、开阔环境的向往和对心境豁达的追求。
“朗豁”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和愉悦的。它让人联想到明亮、开阔的环境,如清晨的山谷、宽广的天空等,这些景象往往能给人带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徒步旅行中体验到“朗豁”的感觉。站在山顶,俯瞰着开阔的山谷和明亮的阳光,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和自由。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朗豁”:
晨曦初照,山川朗豁,
心随风起,自在逍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开阔的山谷,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快、明亮的旋律,如古典音乐中的小步舞曲,来增强“朗豁”的感觉。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bright and spacious”或“open and clear”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通过对“朗豁”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它不仅形容了环境的明亮和开阔,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心境豁达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的表达方式,使我的语言更加文雅和生动。
1.
【朗】
(形声。从月,良声。本义:明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朗,明也。 、 《诗·大雅·既醉》-高朗令终。 、 《国语·楚语下》-其圣能光远宣朗。 、 《淮南子·原道》-新而不朗。 、 嵇康《琴赋》-朗月垂光。 、 陶潜《桃花源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王羲之《兰亭集序》-天朗气清。
【组词】
朗白、 朗朗、 朗鉴、 朗亮、 朗明、 朗净、 朗烈、 朗朗烈烈
2.
【豁】
(形声。从谷,害声。本义:前后相通的山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豁,通谷也。 、 左思《蜀都赋》-豁险吞若巨防。 、 《史记·司马相如传》。郭注:“涧谷之形容也。”司马彪注:“空虚也。”-谽豁。
【组词】
长豁
开阔;开通。
【引证】
何晏《景福殿赋》注:“门通。”-开南端之豁达。 、 陶潜《桃花源记》-豁然开朗。 、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其壑北向颇豁。
【组词】
豁落、 豁尔、 豁眼、 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