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9:18
棋具:指用于下棋的工具和设备,包括棋盘、棋子、计时器等。棋具是进行棋类游戏必不可少的物品,不同的棋类游戏有不同的棋具。
棋具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棋”和“具”组成。“棋”指棋类游戏,“具”指工具或设备。在古代,棋具可能由简单的木头或石头制成,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棋具材质更加多样,包括塑料、金属、玻璃等。
棋具在许多文化中都有重要地位,如**的围棋、象棋,印度的恰图兰卡,欧洲的国际象棋等。棋具不仅是娱乐工具,也承载着文化和智慧的传承。
棋具往往让人联想到智慧、策略和宁静。它是一种能够激发思考和创造力的工具,同时也象征着耐心和细致。
在家庭聚会中,我常常和家人一起使用棋具进行娱乐,这不仅增进了亲情,也锻炼了思维能力。
在诗歌中,可以将棋具比喻为人生:
棋盘如人生,步步为营, 棋子似命运,落子无悔。
棋具的视觉联想通常是木质的棋盘和精致的棋子,听觉联想则是棋子落在棋盘上的清脆声音。
不同文化中的棋具各有特色,如**的象棋棋具通常是木质的,而日本的将棋棋具可能更加精致,带有传统的日本风格。
棋具不仅是棋类游戏的工具,也是文化和智慧的载体。通过对棋具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个人思维和创造力的影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棋具这一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词汇库,并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相关概念。
1.
【棋】
(形声。从木,其声。本义:古时通称博奕的子为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棊,博棊也。 、 《方言》-五簙或谓之棊。 、 《淮南子·泰族》。注:“谓六博也。”-故行棊者。 、 《山海经·中山经》。注;“博棋也。”-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 、 《博物志》-尧造围棊,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棊教之。 、 《史记·货殖列传》-山出棋置。
【组词】
棋枰、 棋子、 象棋;国际象棋;围棋;跳棋
2.
【具】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
同本义。泛指准备,备办。
【引证】
《说文》-具,供置也。 、 《广韵》-具,备也,办也。 、 《仪礼·士相见礼》。注:“犹办也。”-以食具告。 、 《礼记·祭统》-官备则具备。 、 《汉书·何武传》-寿为具召武帝显。 、 张衡《东京赋》-礼举仪具。 、 《孙子·谋攻》-具器械。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第二板已具。 、 清·方苞《狱中杂记》-别具本章。
【组词】
具食、 具觞、 具状、 具禀、 具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