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1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8:41
词汇“棋博”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组合词,由“棋”和“博”两个字组成。在这里,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两个字的基本含义出发,进行分析。
结合这两个字,“棋博”可能指的是与棋类游戏相关的广泛知识或活动,或者是指在棋类游戏中的博学多才。
由于“棋博”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新组合词,用于特定语境。
在**文化中,棋类游戏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视为智慧和策略的象征。因此,“棋博”可能被用来赞扬某人在棋类游戏上的才能和对相关文化的了解。
提到“棋博”,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智慧、策略、耐心和专注等正面情感。它也可能让人想到棋盘上的对弈,以及棋手之间的智力较量。
由于“棋博”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不多。但如果某人在棋类游戏上有很高的造诣,可能会被形容为“棋博”。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棋博”作为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一个角色在棋类游戏上的非凡才能和对棋文化的深刻理解。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棋盘、棋子以及棋手沉思的表情。听觉上,可能会想到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声音,或者是棋手之间的低语和讨论。
在不同文化中,棋类游戏有着不同的形式和规则,但都体现了智力和策略。因此,“棋博”这个概念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相似的含义,即对棋类游戏的深入了解和技能。
“棋博”作为一个组合词,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对棋类游戏及其文化的尊重和欣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赞赏。
1.
【棋】
(形声。从木,其声。本义:古时通称博奕的子为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棊,博棊也。 、 《方言》-五簙或谓之棊。 、 《淮南子·泰族》。注:“谓六博也。”-故行棊者。 、 《山海经·中山经》。注;“博棋也。”-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台之棋。 、 《博物志》-尧造围棊,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棊教之。 、 《史记·货殖列传》-山出棋置。
【组词】
棋枰、 棋子、 象棋;国际象棋;围棋;跳棋
2.
【博】
(形声。从十,尃(fū)声。“十”意思是四方中央齐备。“尃”有分布之义。本义:大)。
同本义。与“小”相对。
【引证】
《说文》-博,大通也。 、 《诗·鲁颂·泮水》-戎车孔博。 、 《淮南子·泛论》-岂必褒衣博带。 、 王逸《鲁灵光殿赋》-丰丽博敞。 、 《楚辞·招魂》-倚沼畦瀛兮遥望博。 、 《礼记·学记》-不学博依。
【组词】
宽衣博带;博硕、 博硕肥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