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5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53:45
潢池盗弄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水池边偷窃或捣乱。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小偷小摸或做一些不正当的小动作。
在文学作品中,潢池盗弄 可能用来形容那些行为不端、偷偷摸摸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警告或讽刺那些有小偷小摸行为的人。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道德教育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强调诚信和正直的重要性。
同义词:小偷小摸、偷偷摸摸、暗中捣鬼 反义词:光明正大、堂堂正正、正大光明
潢池盗弄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小偷小摸行为的鄙视和警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仅局限于字面意义,而是更多地用来形容各种不正当的小动作。
在传统文化中,诚信和正直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潢池盗弄** 这个成语反映了社会对这些价值观的重视,以及对不正当行为的警惕和批评。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轻微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诚实和偷偷摸摸的行为。它可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或警惕,因为它触及了人们对诚信和正直的期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同事在办公室里潢池盗弄,偷拿了一些小物品。这种行为最终被揭露,同事也因此失去了信任和职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潢池盗弄非君子,
光明正大方为真。
诚信如金不可失,
正直如山立人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模糊的人影在水池边偷偷摸摸地行动,给人一种不安和警惕的感觉。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紧张或神秘的音乐来增强这种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neak around" 或 "steal a little",但它们没有 潢池盗弄 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深度。
潢池盗弄 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它承载了*传统文化中对诚信和正直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并传递更深层次的文化和道德信息。
即此残民以逞,窃恐官力愈强,民心愈涣,~,谁为厉阶。
1.
【潢】
(形声。从水,黄色。本义:积水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潢,积水池也。 、 《左传·隐公三年》。注:“蓄水谓之潢。”-潢汙行潦之水。 、 《国语·周语》。注:“大曰潢,小曰污。”-犹塞川原而为潢污也。 、 《汉书·龚遂传》-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组词】
潢汙、 潢洋、 潢井、 潢潦
2.
【池】
(形声。从水,也声。本义:水停积处)。
水塘。
【引证】
《广韵》-池,停水曰池。 、 《中文大辞典》-穿地畜水,圆者曰池,方者曰塘。 、 《诗·大雅·召》-池之竭矣。 、 《诗·小雅·无羊》-或饮于池。 、 《礼记·月令》。注::穿地通水曰池。”-毋漉陂池。 、 《周礼·雍氏》。注:“谓陂障之水道也。”-掌沟渎浍池之禁。 、 《国语·周语》-囿有林池。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组词】
游泳池;池苑、 池阁
3.
【盗】
(会意。甲骨文字形,意思是:看到人家的器皿就会贪婪地流口涎,存心不善。本义:盗窃,偷东西)。
同本义。
【引证】
、 《荀子·脩身》-窃货曰盗。 、 《庄子·山水》-君子不为盗,贤人不为窃。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 、 《左传·文公十八年》-盗器为奸。 、 《荀子·不苟》-盗名不如盗货。 、 《史记·魏公子列传》-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齐国人善盗乎?
【组词】
偷盗、 盗跖下惠、 盗名
4. 【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