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0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05:45
“不审”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有两种含义:
“不审”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不”表示否定,“审”意为仔细检查或考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审慎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不审”往往带有负面评价。在现代社会,随着快节奏生活的影响,人们有时可能会忽视审慎的重要性,导致“不审”行为的出现。
“不审”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不负责任和后果严重的行为,可能会引起一定的负面情感反应,如担忧或不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做出快速决策的情况,这时“不审”可能会成为一个警示,提醒我们要三思而后行。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不审”来描绘一个轻率的人物形象,如: “他如风中落叶,不审前路,终迷失在茫茫人海。”
视觉上,“不审”可能让人联想到混乱的文件堆或匆忙的脚步;听觉上,可能是急促的脚步声或混乱的讨论声。
在英语中,“不审”可以对应为“hasty”或“rash”,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也带有负面含义,强调缺乏考虑和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不审”这个词提醒我们在决策和行为中要保持审慎,避免因轻率而导致的错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不审”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评价。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