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4:1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4:14:45
指称:在语言学中,指称(Reference)是指一个词语或表达与其所代表的现实世界中的对象、概念或状态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指称是语言符号指向外部世界的过程。
指称的概念源自语言哲学和逻辑学,特别是在弗雷格和罗素的著作中得到了深入探讨。随着语言学的发展,指称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语义学和认知科学中。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指称的使用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某些文化中可能更倾向于使用具体、明确的指称,而其他文化可能更偏好抽象或隐喻的表达。
指称往往与具体、明确的形象相关联,这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情感的传递。例如,描述“那片金黄的麦田”可能会唤起温暖和丰收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准确使用指称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沟通。例如,在描述一个复杂的机械问题时,使用精确的指称可以帮助他人更快地理解问题的本质。
在诗歌中,指称可以被巧妙地运用来创造意象,如“月光洒在银色的湖面上”(“月光”和“湖面”都是具体的指称)。
指称可以通过视觉艺术或音乐来增强其表现力。例如,一幅描绘“孤独的灯塔”的画作可以唤起观者对孤独和希望的联想。
在不同语言中,指称的使用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某些语言可能有更丰富的词汇来描述特定的自然现象,而其他语言可能更侧重于抽象概念的表达。
指称是语言沟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帮助我们将语言符号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准确使用指称是提高沟通效率和丰富表达方式的关键。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称】
(称为“稱”的简化字) 测定物体轻重的器具,后作“秤”。
【引证】
《说文》-称,铨也。 、 《淮南子·时则》。注;“量器也。”-角斗称。
【组词】
过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