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1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0:26
词汇“仪桥”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仪”通常指仪式、礼仪或仪器,而“桥”则指连接两岸的建筑物。将两者结合,“仪桥”可能指的是某种具有仪式性质的桥梁,或者是在特定仪式中使用的桥梁。
由于“仪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现代创造的词汇,用于特定场合或文献中。
在某些文化中,桥梁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如连接两个世界、象征过渡或转变。因此,“仪桥”可能在特定文化仪式中扮演重要角色。
由于“仪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较少遇到。但如果参与过某些特殊仪式,可能会在那些场合中见到或使用到类似的结构。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月光下,仪桥静静横跨,
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每一块石板,都刻着时间的痕迹。
在不同文化中,桥梁都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但“仪桥”这个特定词汇可能不太常见,除非在特定的文化或历史背景下。
“仪桥”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探讨桥梁在文化和仪式中的作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象征意义。
1.
【仪】
(形声。从人,义声。本义:容止仪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郑玄笺:“善威仪,善颜色。”-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 《人物志》-心质平理,其仪安闲。
【组词】
仪状、 仪观、 仪宇、 仪缀、 仪止、 仪采、 仪相、 仪形、 仪状、 仪望、 仪干、 仪操、 仪举
2.
【桥】
(形声。从木,乔声。本义:桥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桥,水梁也。从木,乔声。骈木为之者。独木者曰杠。 、 《史记·秦本纪》-宁新中更名安阳,初作河桥。 、 刘禹锡《浪淘沙》-洛水桥边春日斜。 、 唐·杜牧《阿房宫赋》-长桥卧波。 、 宋·姜夔《扬州慢》-桥边红药。 、 《广东军务记》-桥边一带。
【组词】
桥阁、 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