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6:5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6:58:54
乞贷:字面意思是指请求别人借钱给自己。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个人或组织因资金短缺而向他人或金融机构寻求贷款的行为。
“乞贷”一词源于汉语,由“乞”和“贷”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乞”表示请求,“贷”表示借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主要用于描述请求贷款的行为。
在**文化中,乞贷可能与面子和社会关系有关。向他人乞贷有时被视为一种不得已的行为,可能会影响个人的社会形象。
乞贷往往带有一种无奈和求助的情感色彩。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经济困难、生活压力和社会支持的缺乏。
在我的生活中,乞贷的经历并不常见,但我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如医疗费用或突发**,人们可能会选择乞贷。
在诗歌中,乞贷可以被用来象征人生的困境和求助:
寒冬里,我乞贷一缕阳光, 只为温暖那冰封的心房。
乞贷可能让人联想到街头乞讨的画面,或是银行柜台前焦虑的面孔。听觉上,可能伴随着请求和承诺的声音。
在英语中,乞贷可以对应为“beg for a loan”或“ask for a loan”。不同文化中,乞贷的社会接受度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乞贷作为一个词汇,反映了人们在经济困难时的求助行为。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们关注社会经济状况和个人困境,同时也揭示了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1.
【乞】
(象形。《说文》本作“气”,借云气字表示乞求义。本义:向人求讨)。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乞,谓行匄也。 、 《春秋·僖公八年》-郑伯乞盟。 、 《谷梁传》-乞者,处其所而请与也。 、 《庄子·盗跖》-操瓢而乞者。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乞食于野人。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钱币乞之。 、 宋·苏轼《教战守策》-乞为囚虏之不暇。 、 《明史》-瑞亦屡疏乞休。
【组词】
乞化、 乞言、 乞邻、 乞粮、 乞活、 乞募、 乞麾、 乞灵、 乞请
2.
【贷】
(形声。从贝,代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施予;给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贷,施也。 、 《广雅》-贷,予也。 、 《大戴礼记·千乘》-以财投长曰贷。 、 《周礼·泉府》。司农注:“谓从官借本贾也。”-凡民之货者。 、 《孟子》-又称贷而益之。 、 《庄子·天运》-不贷无出也。 、 《汉书·食货志下》-贳贷卖买。
【组词】
贷施、 贷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