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1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10:56
“必不可少”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绝对不能缺少”,用来形容某事物或某人在某个情境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没有它就无法进行或完成某项活动。
“必不可少”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历史长河中保持相对稳定。它强调的是一种绝对的需求,这种需求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忽视或替代。
在**文化中,强调集体利益和社会和谐,因此“必不可少”常常用来强调个体在集体中的重要性,以及某些社会规范或传统的不可替代性。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紧迫感和重要性,让人联想到必须采取行动或重视某事物的情境。它激发了一种责任感和社会义务感。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组织一次大型活动时,意识到某些关键人员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他们的缺席将严重影响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时间的河流中,爱是那必不可少的船桨,引领我们穿越波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紧急救援场景的画面,其中救援工具和人员是画面的核心,强调它们在救援行动中的必不可少性。
在英语中,对应的表达可能是“indispensable”,它在语义和用法上与“必不可少”相似,都强调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必不可少”这个词汇在强调重要性和必要性方面非常有力,它帮助我们在语言表达中准确传达关键信息和紧迫感。在学*语言和进行有效沟通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判死刑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食品是人人~的。
1.
【必】
(会意。从八,从弋。弋亦兼表字音。“八”表示“分”,“弋”即“杙”,小木桩,合起来指用木杆做标记。本义:区分的标准)。
标杆;标准。
【引证】
《说文》-必,分极也。
2.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3. 【可】
4.
【少】
(会意。小篆从小,丿(piě)声。本义:不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少,不多也。 、 《太玄·玄衡》-少,微也。 、 《易·略例》-夫少者,多之所贵也。 、 《仪礼·乡射礼》-宾少进。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则至者少。 、 《韩非子·五蠹》-人民少而财有余。
【组词】
少一时、 少可、 少冗、 少甚么、 少才、 少年、 少好、 少言寡语、 少说、 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