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4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48:44
“全唐诗”是指收录了唐代(*18-907年)所有诗人的诗歌作品的大型诗集。这部诗集是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由清代学者彭定求等人编纂,共收录了约五万首诗歌,涵盖了唐代29位诗人的作品。
“全唐诗”一词源于清代学者对唐代诗歌的整理和编纂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成为指代这部诗集的专有名词,并在文学研究和教育中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全唐诗”代表了唐代诗歌的辉煌成就,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情感世界,也对乃至东亚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及“全唐诗”,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唐代的繁荣景象、诗人的才华横溢以及诗歌的优美韵律。这种联想激发了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我的学*过程中,研究《全唐诗》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唐代的社会背景和文人的生活状态,也启发了我对诗歌创作的兴趣。
在创作一首现代诗时,我可以借鉴《全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如:
月光洒在古卷上,
字字珠玑,句句含香。
唐风宋韵,穿越时空,
在心间轻轻荡漾。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学者在古朴的书房中,手持《全唐诗》,窗外是月光下的竹林,耳边仿佛能听到古筝的悠扬旋律,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古典而宁静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与“全唐诗”完全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比较其他国家的诗歌总集,如英国的《莎士比亚全集》,它们在各自文化中都具有类似的地位和意义。
“全唐诗”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集,更是中华文化的象征。通过对它的学和研究,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诗歌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也激发了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对古典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1.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
2.
【唐】
(形声。小篆作字形。从口,庚声。本义:大话)。
广大。
【引证】
扬雄《甘泉赋》-平原唐其坛曼兮。
【组词】
唐唐、 唐皇
3.
【诗】
(形声。从言,寺声。本义:诗歌)。
同本义。
【引证】
《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 《说文》-诗,志也。 、 《国语·鲁语》-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 、 《周礼·大师》。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教六师,曰风,曰赋,曰比,曰典,曰雅,曰颂。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组词】
诗筒、 诗瓢、 诗友、 诗虎、 诗流、 诗案、 诗眼、 诗债、 诗传、 诗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