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9:19
“毁车杀马”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破坏车辆、杀死马匹。基本含义是指彻底摧毁交通工具,比喻彻底破坏或毁灭某事物,通常用于形容极端的破坏行为或决心。
“毁车杀马”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古代战争中对交通工具的破坏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比喻任何形式的彻底破坏。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与战争和冲突相关联,反映了古代战争的残酷性和决绝的态度。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强烈、决绝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极端的破坏和不留余地的决心。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遇到极端的破坏行为或决心,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强调其严重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毁车杀马不留痕,烈火焚心誓不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战场上被破坏的车辆和马匹,带来一种混乱和毁灭的视觉冲击。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激烈、紧张的音乐来增强这种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彻底摧毁”或“毁灭性打击”在多种语言中都有。
“毁车杀马”这个成语在强调极端破坏和决绝态度时非常有用。虽然日常使用不多,但在特定语境下,它能够准确传达强烈的情感和决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成语有助于丰富表达方式。
元晦虽有毁车杀马之说,然势恐不容不一出也。
汉朝时期,冯良30岁时担任尉从佐,他讨厌为官被人驱使。一次,他奉命去迎接督邮,一路感慨万千,因路不好,车子颠坏了,他干脆抛弃车子,连马也杀掉,脱下官袍,从此隐遁到犍为,从杜抚学,过着隐士的生活
宋·陆游《谢曾侍郎启》:“~,逝从此以经归;卖剑买牛,分余生之永己。”
1.
【毁】
(形声。从“土”,表示与瓦器有关。本义:瓦器缺损)。
毁坏;破坏。
【引证】
《列子·汤问》-毁山一毛。 、 《论语·季氏》-毁于椟中。 、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毁其盆。 、 《说文》。段注:“缺者,器破也,因为凡破之称。”-毁,缺也。 、 《小尔雅·广言》-毁,坏也。 、 《孝经·开宗明义》-不敢毁伤。 、 《易·说卦传》-兑为毁折。 、 《春秋·文公十六年》-毁泉台。 、 《左传·文公十八年》-毁信废忠。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 、 《孙子·谋攻》-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组词】
毁弃、 毁节、 毁车杀马、 毁夷
2. 【车】 国际象棋中的一种棋子,它可以顺着平行于棋盘边的路随便走多少方格,假如没有其它棋子阻挡的话。
3.
【杀】
(形声。从殳,杀声。古字作“杀”,甲骨文字形,在人(大)的下方做上一个被剁的记号,表示杀。殳(shū):兵器。从殳表示与杀有关。本义:杀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殺,戮也。 、 《墨子·三辩》-武王胜殷杀纣。 、 《吕氏春秋·仲秋》-杀气浸盛。 、 《考工记·冶氏》-为杀矢。 、 《谷梁传·昭公十三年》-杀其君,虔于乾溪。 、 《孟子·梁惠王上》-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子罕杀宋君而夺政。 、 陶潜《桃花源记》-设酒杀鸡作食。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组词】
杀猪;杀鸡;杀戒、 杀坏、 杀落、 杀坯、 杀鸡扯脖、 杀人灭口
4.
【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引证】
韩愈《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组词】
马伯乐、 马首、 马牌子、 马曹、 马圈、 马祭、 马绊、 马褐、 马祸、 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