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3:42
“嫌好道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虽然做得很好,但仍然感到不够好,因此不断地道歉或表示歉意。这个成语强调了一种过度的谦虚和自我批评的态度。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描绘一个角色过于谦虚或自我贬低的性格特点。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它来调侃自己或他人的过度谦虚行为。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因为它更多地与个人情感和社交行为相关。
同义词和反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情感的强度和自我评价的倾向。同义词更强调自我批评,而反义词则强调自我肯定。
这个成语的词源不太明确,但它反映了中华文化中的一种传统美德——谦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可能有所变化,但它的核心意义——过度谦虚——仍然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谦虚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嫌好道歉”这个成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在社会交往中,过度谦虚可能会被视为一种礼貌或谦逊的表现。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一种同情和理解。它让我联想到那些总是自我批评、难以接受自己优点的人。这种态度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人际关系。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总是嫌好道歉的朋友。他们即使在取得成就时也难以接受赞扬,总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这让我意识到,有时候我们需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优点和成就。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春风拂面,花开满园,
他却嫌好道歉,
心中的花,未曾绽放,
只因那过度的谦让。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一片美丽的花园中,却低头看着自己的脚,不断地道歉,仿佛花园的美景与他无关。在听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轻柔的道歉声,伴随着一种无奈和自责的情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verly apologetic”或“excessive modesty”。这些表达也强调了过度谦虚的行为,但在表达方式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嫌好道歉”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过度谦虚的行为和态度。它提醒我们在接受赞扬和成就时,也要学会自信和自我肯定。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和人际交往中的微妙情感。
这些杀才,劫掠良家妇女,在此歌曲,还有许多嫌好道歉。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这些杀才,劫掠良家妇女,在此歌曲,还有许多~!”
1.
【嫌】
(形声。从女,兼声。本义:疑惑,怀疑而有可能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嫌,一曰疑也。 、 《礼记·曲礼上》-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也。 、 《礼记·坊记》-使民无嫌。 、 《吴越春秋》-岂敢有嫌哉? 、 李白《长干行》-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 《论衡·案书》-卿决疑讼,狱定嫌罪。
【组词】
嫌间、 嫌微
2.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
3.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
4.
【歉】
(形声。从欠,兼声。本义:吃不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歉,食不满也。 、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诗》-健儿立霜雪,腹歉衣裳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