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4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43:59
词汇“含商咀征”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含”、“商”、“咀”、“征”。这个成语并不是一个常用的表达,因此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的使用频率较低。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含商咀征”字面意思是指含着商调,咀嚼征调。这里的“商”和“征”指的是古代五声音阶中的两个音调。这个成语比喻深入体会和研究音乐或文学作品的精髓。
由于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不高,它主要出现在文学作品或专业的音乐、文学评论中,用以形容对艺术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品味。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来源于古代对音乐的研究和欣赏。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主要在文学和音乐领域内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音乐和文学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形式,需要深入理解和品味。因此,“含商咀征”这个成语体现了对艺术深度研究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深沉、内敛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对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由于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不高,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但在讨论艺术作品时,可以用来形容对作品的深入分析和理解。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含商咀征”用来形容主人公对某项艺术的热爱和深入研究,增加文本的深度和内涵。
结合音乐作品,可以想象一个人闭目聆听,深入体会音乐中的每一个音符,如同“含商咀征”。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可以是“delve into the essence”(深入本质)等。
“含商咀征”这个成语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对艺术深度研究的重视,是中华文化中对艺术追求的一种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含商咀徵歌露晞,珠履飒沓纨袖飞。
~双幽咽,软豰疏罗共萧屑。
1.
【含】
古时丧葬时放在死人口里的珠玉 。天子用玉,诸侯用璧,士用米贝。
【引证】
《左传·文公五年《释文》:含作唅。《说文》作琀。-王使荣叔归含且赗。 、 《周礼·天官·玉府》-大丧共(供)含玉。 、 《公羊传·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实也。 、 《谷梁传·隐公元年》-贝玉曰含。 、 《战国策·赵策三》-死则不得饭含。
2.
【商】
(会意。从阩,章省声。本义:计算,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汉律志云:商之言章也。物成熟可章度也。”-商,从外知内也。 、 《广雅》-商,度也。 、 《汉书·赵充国传》-虏必商军进退,稍引去。
【组词】
商略、 商算、 商度、 商羊、 商谜、 商功
3. 【咀】 “嘴”俗作咀。
4.
【徵】
古代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的第四音。相当于工尺谱上的“六”,现在简谱上的“5”。
【引证】
《正字通》-徵,五声之一,弦用五十四丝,其声清。
【组词】
徵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