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0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00:57
悬崕峭壁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悬崕”和“峭壁”两个词组成。其中,“悬崕”指的是陡峭的悬崖,而“峭壁”则是指陡峭的岩壁。整个成语形容山势险峻,悬崖峭壁,难以攀登。
在文学作品中,悬崕峭壁 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观的壮丽和险峻,如古代诗词中描述山川的雄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旅游、地理、登山等专业领域,它是一个描述地形特征的精确词汇。
同义词:悬崖峭壁、陡壁、绝壁 反义词:平川、平原、平地
悬崕峭壁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自然地貌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由于地理知识的普及,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悬崕峭壁** 常与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联系在一起。例如,古代诗人常用这个词汇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勇气的赞美。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惊叹。它让我联想到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类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勇气和决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旅游时亲眼见到过悬崕峭壁,那种震撼和敬畏的感觉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悬崕峭壁间,风声呼啸, 勇士攀登,心志坚定。”
结合图片,悬崕峭壁的景象通常是陡峭的岩壁和深邃的峡谷,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声、水声或鸟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heer cliff" 或 "precipice",它们也用来形容陡峭的岩壁,但在文化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悬崕峭壁 这个词汇在描述自然景观时非常有力,它不仅传达了地形的险峻,还蕴含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挑战。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丰富了我的词汇量,并帮助我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自然世界。
1.
【悬】
(形声。从心,县声。本作“县”,象断首倒挂,后加“系”。假借为行政区域的“县”后,另加“心”字表示悬挂。本义:吊挂)。
同本义。
【引证】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悬者植梯接之。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以叵幅悬之。 、 清·张廷玉《明史》-倒悬之。
【组词】
悬丝诊脉、 悬壁
2. 【崕】
3.
【峭】
(形声。从山,肖声。《说文》:从阜。本义:陡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峭,陵也。从阜,肖声。斗直曰峭。 、 《广雅》-峭,高也。字亦作峭。 、 《淮南子·脩务》-上峭山。 、 《韩非子·内储说上》-涧深,峭如墙。 、 宋·沈括《梦溪笔谈》-峭拔险怪。 、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峭拔秀丽。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峭壁拔起。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峭壑阴森。
【组词】
峭拔、 峭岸、 峭谷、 峭坂、 峭卓、 峭岫、 峭削、 峭峙、 峭峭
4.
【壁】
(形声。从土,辟声。本义:墙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壁,垣也。 、 《风俗通》-壁亦土也。 、 张衡《思玄赋》-观壁垒于北落兮。 、 《汉书·司马相如传》-家徒四壁立。 、 《聊斋志异·促织》-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
【组词】
壁有耳、 壁中书、 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