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9:3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9:33:11
词汇“察传”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来源于古代汉语,尤其是在古代文献或法律文书中。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察传”进行分析:
“察传”字面意思是由“察”和“传”两个字组成。其中,“察”意味着仔细观察、审查或调查,而“传”则可以指传递、传达或传讯。结合起来,“察传”可能指的是通过审查或调查后传递信息或命令的行为。
在古代文献中,“察传”可能出现在法律文书或官方文件中,用以描述官员对某事的调查后,将结果或命令传达给相关人员的行为。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出现在历史研究或法律文献中,其含义可能与古代用法相似。
“察传”的词源可能追溯到古代汉语,特别是在官方文书和法律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在现代汉语中逐渐减少使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或历史文献中仍可见其踪影。
在古代,官员的职责包括对的调查和信息的传递,因此“察传”可能与古代的官僚体系和法律程序紧密相关。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可能更多地出现在历史研究或法律专业中。
对于这个词,可能会有一种正式、严肃的情感反应,因为它与审查和传递官方信息的行为相关。
由于“察传”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如果涉及到历史研究或法律工作,这个词可能会有特定的应用场景。
在创作中,可以将“察传”用于描述一个古代官员的故事,强调其职责和行为。
由于“察传”与古代官方行为相关,可能会联想到古代文书、官员服饰等视觉元素,以及古代官方场合的庄重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如果涉及到官方调查和信息传递的概念,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
“察传”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在历史研究和法律文献中仍有其价值。了解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官方行为和法律程序。
1.
【察】
(形声。从宀(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察,复审也。 、 《楚辞·离骚》-览察草木。 、 贾谊《道术》-纤微皆审谓之察。 、 《吕氏春秋·本味》-察其所以然。 、 《史记·魏公子列传》-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 宋·苏轼《石钟山记》-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组词】
观察、 觉察
2.
【传】
驿站所备的车。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晋侯以传召伯宗。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 、 《韩非子·爱臣》-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
驿站;驿舍。
【引证】
《战国策·齐策五》-昔者赵氏袭卫,车舍人不休传。 、 《后汉书·陈忠传》-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组词】
传车、 传吏、 传马、 传乘、 传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