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7:26
忠坚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忠”表示忠诚、忠心,而“坚”表示坚定、坚固。因此,“忠坚”字面意思是指忠诚且坚定,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人或某事物的忠诚度高且态度坚定不移。
在文学作品中,“忠坚”常用来形容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如“忠坚不二”。在口语中,可以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忠诚,如“他对朋友的忠坚让人感动”。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企业管理中,可以用来形容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和坚定。
同义词:忠诚、忠心、坚定、坚贞 反义词:背叛、变节、动摇、犹豫
“忠”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心中无私,后引申为忠诚。“坚”字古文形似土块,表示坚固。两者结合,形成了“忠坚”这一词汇,强调忠诚与坚定的结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尤其在封建社会中,臣子对君主的忠诚被视为最高美德。在现代社会,这一概念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关系中,如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忠坚”一词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它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忠诚和坚定。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见证过朋友之间的忠坚关系,在对方遇到困难时,他们始终不离不弃,这种忠诚和坚定的支持让人感到温暖和力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忠坚如山,不动如松,岁月流转,情谊长存。”
视觉上,“忠坚”可以联想到坚固的城墙或山峰,象征着不可动摇的忠诚。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战鼓声或誓言的回响,强调坚定和承诺。
在英语中,“loyal and steadfast”可以大致对应“忠坚”,但在不同文化中,忠诚和坚定的表现和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忠坚”是一个富有力量和正能量的词汇,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起到强调作用,也在文化和价值观传递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中,理解和实践“忠坚”的概念,对于建立信任和稳定的关系至关重要。
1.
【忠】
(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不可谓忠。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 诸葛亮《出师表》-为忠善者。
2.
【坚】
(会意。从臤(qiān),从土。“臤”,金文象以手拉“臣”(屈服的奴隶)。从“土”,表示土质坚硬。本义:泥土坚硬)。
同本义。泛指坚硬;结实。
【引证】
《说文》-坚,刚也。 、 《广雅》-坚,坚土也。 、 《九章算术·穿地》-四为壤五,为坚三。 、 《韩非子·五蠹》-铠甲不坚。 、 《战国策·燕策》-剑坚,故不可立拔。(剑坚,剑插得紧。) 、 《孟子·公孙丑下》-非不坚利。 、 《史记·陈涉世家》-披坚执锐。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火烧令坚。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砚冰坚。
【组词】
坚瓠、 坚冰、 坚顽、 坚确、 坚滑、 坚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