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28: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28:03
词汇“毁替”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方言性质的词汇,或者是一个打字错误。由于缺乏确切的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记录,我将基于假设的含义来进行分析。
假设“毁替”意为“破坏或替换”,那么它的字面意思可能是指通过破坏原有的结构或系统来实现替换或更新。
由于“毁替”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如果它是一个方言词汇,那么它的来源可能与特定地区的语言习惯有关。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毁替”可能被视为一种必要的进步,尽管它可能会带来短期的混乱或不适。
“毁替”可能引起一种混合的情感反应,一方面是对新事物的期待和兴奋,另一方面是对失去旧事物的怀旧和不安。
由于“毁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较为罕见。如果在一个特定的社区或行业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描述某种特定的实践或过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毁替”来象征时代的变迁或个人生活的重大转折:
旧日的影子在毁替中消散,
新生的光芒在晨曦中绽放。
“毁替”可能让人联想到拆除建筑的轰鸣声,或者是新旧交替时的视觉对比。
如果“毁替”是一个特定文化的词汇,那么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需要通过解释其含义来进行交流。
尽管“毁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反映了语言中关于变化和更新的概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复杂的过程和情感。
1.
【毁】
(形声。从“土”,表示与瓦器有关。本义:瓦器缺损)。
毁坏;破坏。
【引证】
《列子·汤问》-毁山一毛。 、 《论语·季氏》-毁于椟中。 、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毁其盆。 、 《说文》。段注:“缺者,器破也,因为凡破之称。”-毁,缺也。 、 《小尔雅·广言》-毁,坏也。 、 《孝经·开宗明义》-不敢毁伤。 、 《易·说卦传》-兑为毁折。 、 《春秋·文公十六年》-毁泉台。 、 《左传·文公十八年》-毁信废忠。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 、 《孙子·谋攻》-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组词】
毁弃、 毁节、 毁车杀马、 毁夷
2.
【替】
(形声。本作“竝”。从竝,白声。竝(bìng),二人并立。本义:废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俗字作替。-竝,废也。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不替孟明。 、 《诗·小雅·楚茨》-勿替引之。 、 《诗·大雅·召》-胡不自替。 、 《国语·楚语》-唯独居思念前世之崇替。 、 《离骚》-謇朝谇而夕替。
【组词】
久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