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5:33
词汇“毁死”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方言词汇或者是网络用语,因此在标准汉语词典中可能找不到确切的定义。根据字面意思,“毁”通常指的是破坏、损坏,而“死”则指的是生命的终结或者状态的极端。将两者结合,“毁死”可能指的是极端的破坏或者导致死亡的破坏。
由于“毁死”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语境,如网络论坛、社交媒体或者某些地区的方言中。在文学作品中,如果使用这个词,可能是为了强调某种破坏的严重性。
由于“毁死”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毁”和“死”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以表达极端的破坏。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毁死”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些极端的**,如自然灾害、事故等,强调其破坏性的严重程度。
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恐惧、悲伤或者震惊,因为它涉及到生命的终结和极端的破坏。
由于“毁死”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需要使用它的场合。
在创作中,可以将“毁死”用于描述极端的场景,如末日景象、灾难现场等,以增强描述的冲击力。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展示被“毁死”的场景,如废墟、残骸等,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由于“毁死”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或者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翻译。
“毁死”这个词虽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但它能够表达极端破坏的概念,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某些极端的情况。
1.
【毁】
(形声。从“土”,表示与瓦器有关。本义:瓦器缺损)。
毁坏;破坏。
【引证】
《列子·汤问》-毁山一毛。 、 《论语·季氏》-毁于椟中。 、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毁其盆。 、 《说文》。段注:“缺者,器破也,因为凡破之称。”-毁,缺也。 、 《小尔雅·广言》-毁,坏也。 、 《孝经·开宗明义》-不敢毁伤。 、 《易·说卦传》-兑为毁折。 、 《春秋·文公十六年》-毁泉台。 、 《左传·文公十八年》-毁信废忠。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 、 《孙子·谋攻》-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组词】
毁弃、 毁节、 毁车杀马、 毁夷
2.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