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5:2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5:27:22
“有情有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人既有情感也有道义。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不仅感情丰富,而且讲义气,重情义,能够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忠诚和责任感。
在文学作品中,“有情有义”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就被描述为有情有义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赞扬某人的行为或性格,例如:“他真是个有情有义的朋友。”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伦理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人的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关系。
同义词“重情重义”和“情深义重”都强调了情感和道义的重要性,但“有情有义”更侧重于描述一个人的整体性格特征。反义词“无情无义”和“*情寡义”则强调了缺乏情感和道义的行为。
“有情有义”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情感和道义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有情有义”被视为一种美德,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道德责任。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仍然被用来评价一个人的品格,尤其是在强调人际关系和道德行为的社会环境中。
“有情有义”这个词汇给人以温暖和正面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忠诚、友谊和责任感。在表达中,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语句的情感色彩,使听者感受到说话者的真诚和善意。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有情有义的朋友,在我遇到困难时总是无私地帮助我,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个词汇的实际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有情有义”:
春风拂面,花开满园,
有情有义,心相连。
共度风雨,同赏月圆,
情深义重,永不变。
在视觉上,“有情有义”可能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场景或朋友间的欢聚时刻。在听觉上,这个词汇可能与柔和的音乐或温馨的对话声联系在一起。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oyal and compassionate”,强调忠诚和同情心。不同文化中对情感和道义的重视程度不同,但“有情有义”这个概念在许多文化中都有类似的表达。
通过对“有情有义”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人际关系和道德行为中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注重情感和道义的平衡。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词汇,以传达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情感和道德信息。
后来细细访问,方知果然不是拐子,倒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好人。
她是一个~的人。
1. 【有】
2.
【情】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 、 《礼记·礼运》又-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 、 、 《易·系辞》。虞注:“情阳也。”-情伪相感。 、 《白虎通·情形》-情者,阴之化也。 、 《荀子·正名》-情者,性之质也。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览物之情 、 清·黄宗羲《原君》-情所欲居。 、
【组词】
情熟、 情款、 情悃、 情热、 情肠、 情悰、 无情、 友情、 情交、 情好、 情志、 情思、 情切
3. 【有】
4.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