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0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01:11
“下旬”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一个月的最后十天,即从每个月的21日到月底的这段时间。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日历、计划安排、财务报告等场合,用以区分一个月中的不同时间段。
“下旬”一词源自古代对时间的划分,古人将一个月分为上、中、下三旬,这种划分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在古代文献中,如《周礼》等,已有对“旬”的明确记载。
在**文化中,时间的划分非常细致,旬的概念体现了这种对时间精确管理的传统。在社会生活中,旬的划分也影响着人们的工作计划和生活节奏。
“下旬”这个词给人一种接近尾声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总结、回顾或是期待新的开始。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下旬”来规划月底的工作和活动,比如安排月底的会议或旅行。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金秋的下旬,稻穗低垂,收获的季节,心满意足。”
视觉上,“下旬”可能让人联想到日历上被标记的日子,或是秋天的金黄景色。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钟表的滴答声,提醒时间的流逝。
在英语中,没有直接对应“下旬”的词汇,但可以用“late month”或“end of the month”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下旬”这个词汇虽然简单,但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实用,帮助我们精确地划分和规划时间。在学*语言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提高沟通的准确性和效率。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旬】
(会意。从勹(bāo)日。甲骨文,上为交叉记号,表示由此开始,后来引长内曲,表示回环周遍。金文又加“日”。本义:十日。古代天干纪日,每十日周而复始,称一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旬,徧也。十日为旬。 、 《易·丰》-虽旬玄咎。 、 《书·尧典》-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 《周礼》-旬终则令正日成。 、 《仪礼·少牢礼》-筮旬有一日。 、 《礼记·曲礼》-旬之外曰远某日。 、 《韩非子·初见秦》-围梁数旬,则梁可拔。
【组词】
兼旬、 旬期、 旬修、 旬首、 旬浃、 旬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