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0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04:21
湔肠伐胃(jiān cháng fá wèi)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清洗肠道和切割胃部。这个成语比喻彻底改变或清除旧有的思想、观念或*惯。它强调的是一种深刻的、根本性的改变。
在文学作品中,湔肠伐胃常用来形容人物经历重大转变,如从错误中觉醒,或从旧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教育学,可能会用来描述深刻的个人成长或变革过程。
湔肠伐胃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义与医学有关,但在成语中被引申为比喻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但其核心意义——彻底改变——始终未变。
在传统文化中,改变和进步被视为重要的价值。湔肠伐胃**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价值观,强调通过深刻的自我反省和改变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强烈的变革感和重生感。它让人联想到凤凰涅槃的意象,即通过彻底的毁灭和重生来达到更高的境界。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彻底改变的情况,那时我感到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湔肠伐胃,虽然过程痛苦,但结果是积极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湔肠伐胃后,心如明镜台,
旧梦随风去,新我自天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瀑布下,水流冲刷着他的身体,象征着湔肠伐胃的过程。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重生或变革主题的音乐,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lean slate”或“fresh start”,虽然这些表达没有湔肠伐胃那么强烈的变革意味,但它们也传达了类似的新开始的概念。
湔肠伐胃这个成语对我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表达工具,它不仅传达了深刻的变革意义,还激发了我对个人成长和改变的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的词汇量,并提升我的表达能力。
湔肠伐胃,受赐已多。尚有一事相烦,不知可否?
1.
【湔】
(形声。从水,前声。本义:水名。湔水,在四川)。
用水洗。
【引证】
《三苍》-湔,濯也。 、 《广雅》-湔,洒也。 、 王沂孙《南浦·春水》-谁道湔裙人远。 、 《史记》-湔浣肠胃,漱涤五藏。
【组词】
湔除、 湔汰、 湔刷、 湔拂
2. 【肠】 (形声。从肉,昜(yáng)声。本义:人和动物消化器官之一)。
3.
【伐】
(会意。从人,从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本义:砍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伐,击也。 、 《广雅》-伐,杀也。 、 宋·苏辙《太白山祈雨词》-为酒醴,伐豚羔,舞长袖。
【组词】
伐祭、 伐杀
4.
【胃】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象口袋形的消化器官,下为肉。本义:人和动物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
同本义。
【引证】
《韩非子·喻老》-疾在肠胃。 、
【组词】
重瓣胃;胃疸、 胃气痛、 胃气